“站在樓上就能看到叉車往鍋爐房裏運送秸稈包,剛加熱也就是個(ge) 把小時,屋裏的溫度就能達到二十四五度,現在可是越來越享福啦!”初冬時節,依安縣依龍鎮奮鬥社區農(nong) 民宋關(guan) 敏在自家溫暖的房間裏,手指著家裏的溫度計,在盛開的鮮花旁,笑得合不攏嘴。
依龍鎮玉米種植近30萬(wan) 畝(mu) ,秸稈可收集量能達到21萬(wan) 噸左右。每年產(chan) 生的大量秸稈都讓農(nong) 民犯了難。“以前還能把秸稈焚燒掉,這兩(liang) 年國家禁止焚燒秸稈,這些秸稈就堆放在路邊田間,不僅(jin) 影響了第二年的種植,還汙染了環境。”一位農(nong) 民說。
麵對秸稈綜合利用難題,依安縣采取有效辦法、有的放矢,廣泛宣傳(chuan) 秸稈禁燒政策,並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有效渠道,在秸稈燃料化、肥料化、飼料化上下功夫,為(wei) 廢棄秸稈找到了處理出口,變廢為(wei) 寶,一舉(ju) 多得。
據了解,2019年,依安縣玉米、水稻、大豆三大農(nong) 作物種植麵積354萬(wan) 畝(mu) ,秸稈可收集量168萬(wan) 噸。依安縣積極采取有效政策,購進生物質顆粒機解決(jue) 秸稈大難題。將秸稈打捆回收,利用生物質顆粒機將秸稈加工成一顆顆長約3厘米、直徑6-10毫米的塊狀顆粒。這些顆粒可以當做燃料使用,不汙染環境,不產(chan) 生濃煙。燃燒後的灰燼還可以作為(wei) 有機肥撒在地裏,一舉(ju) 多得。
截至去年底,依安縣已完成還田利用154萬(wan) 畝(mu) ,離田利用已完成57萬(wan) 畝(mu) ,離田待用100萬(wan) 畝(mu) 。全縣明春還將進行水稻原位腐熟還田20萬(wan) 畝(mu) ,提高還田利用率。離田利用方麵,將通過秸稈加工成飼料方式利用秸稈30萬(wan) 畝(mu) ,確保全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0%以上。
友情鏈接
服務熱線
:0531-81293366手機
:17866977596傳(chuan) 真電話
:0531-81293377公司地址
: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城東工業園星空体育彩票官网抖音號
獲取報價(jia)